2025中国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首期)成功举办
4月20日,正值谷雨节气,为期一天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新质增长|2025中国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首期)”闭门会议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华楼成功举办。本次闭门会议由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指导,由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简称研究院)主办,由中德证券协办,由央企投资协会、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清华经管高管教育中心、全景网络、卓尔教育提供会议支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峰,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管委会秘书长、院长助理迟永胜作会议致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志成教授,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管委会秘书长、院长助理迟永胜,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副总裁吴磊,拟任汇泉基金总经理、投委会主席、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亚洲区主席、中德证券董事吴穷,深言科技(DeepLang AI)创始人兼 CEO岂凡超等嘉宾先后主旨发言。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中国建筑原董事会秘书薛克庆,中国铝业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葛小雷,央企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兵,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执行会长、中关村领创金融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施垒,金房能源(001210)董事长杨建勋,中德证券首席执行官万军,Helport AI(纳斯达克:HPAI)创始人李广海,美克家居(600337)董事长寇卫平,友帮信创始人关铁锤等作为代表参会或在研讨环节发言。来自政府机构、协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领导/专家/科学家,央国企、上市公司、券商、投资机构、科技前沿企业创始人/高管等100余位嘉宾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管委会秘书长、院长助理迟永胜主持。
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管委会秘书长、院长助理迟永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国际经贸格局巨变,贸易摩擦背景下科技创新的战略价值地位重要。通过中国首届机器人马拉松等案例,强调上市公司应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建议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一是强化基础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二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尖端科技人才;三是搭建产业协同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他指出,在百年变局叠加科技革命的关键节点,唯有构建自主可控的科技产业体系,方能在全球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 高峰
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管委会秘书长、院长助理迟永胜在致辞中表示,在清华大学和经管学院的支持下,在相关单位和企业的捐赠和支持下,研究院以助力地方政府和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使命,先后组织了清华大学碳资产交易与管理高管项目、上市公司价值管理项目,受到企业家的关注和认可。2025年新推出和升级的“大国新质”系列,将从科技创新前沿系列、绿色低碳发展系列、企业价值增长与投资并购系列等领域进行专项闭门研讨,每期闭门研讨定向邀请国家部委专家、权威学者、央国企领导、领军企业参会,并不定期走进地方与领导座谈、走进领军企业,联合券商、投资机构联合研究和发布报告,相关成果和案例汇成专著或报告,为国家建言献策,为地方和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他同时代表研究院院长杨之曙教授和研究院,向支持单位、发言嘉宾和与会嘉宾表示感谢。
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管委会秘书长、院长助理迟永胜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志成教授,以“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为主题,深刻剖析了当前国际形势、中美关系趋势,指出全球力量重心正在从“西强东弱”向“东升西降”转变。他强调,中美关系不仅是经济与关税的较量,更是战略、制度与文明的深层博弈。吴志成呼吁理性看待世界格局的重构,增强战略定力,把握主动权,以和平方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强调中美竞争长期性与复杂性,企业家需审时度势,做好持久准备。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志成
拟任汇泉基金总经理、投委会主席、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陈洪斌,以“2025年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为主题,深入解读了中国2025年宏观经济走势及市场趋势。他结合自身多年实盘投资经验,剖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大结构性问题:物价水平问题、人口问题、房地产问题,并指出中国正处于从重资产向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关键阶段。陈洪斌建议企业与投资者应谨慎研判形势,把握低利率环境下的结构性机遇,重视风险控制。
拟任汇泉基金总经理、投委会主席、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 陈洪斌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副总裁,PSL·巴黎九大管理学博士,曾任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局欧非大区组外事代表吴磊,以“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助力企业价值增长”为主题,系统解读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及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增长,通过介绍投资、信贷、债券、租赁及政策协同等不同路径赋能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强调其对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建议企业关注政策导向目录,主动对接政策性资金,聚焦芯片、算力基建、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加速技术攻坚与产业链升级,实现可持续价值增长。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副总裁 - 吴磊
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亚洲区主席、中德证券董事吴穷,以“投行视野下的跨境并购趋势分析”为主题,深度解读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城镇化放缓、外贸承压、人口结构逆转及高杠杆等深层挑战,指出过去40年“特等奖式”增长不可复制。他剖析了日本产业停滞与韩国科技突围的对比案例,为中国提供了借鉴路径。建议企业摒弃“消费降级”表象认知,聚焦科技研发与产品创新,通过产业集体突破,缩小与全球顶尖水平差距;同时呼吁理性看待资本市场波动,降低对传统增长模式的预期,把握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坚,以“超难试卷60分”的务实心态,依托新质生产力推动结构性升级,迎接经济韧性突破。
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亚洲区主席、中德证券董事 - 吴穷
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管委会秘书长、院长助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研究、ESG研究负责人迟永胜,围绕“企业价值增长策略与核心要素分析”主题,探讨了市值管理政策的出台背景以及发展趋势,上市公司的市值情况分析等。他通过A股TOP20公司变化、物美携手胖东来等现象和数据分析,揭示典型培育新质生产力行业(如:半导体、电力设备等)的市值增长潜力,强调市值管理需建立全员责任机制、系统思维、共同期待理念。建议企业以政策为导向,围绕科技主线优化价值创造路径,借助市值管理工具提升股东回报,同时关注医疗、算力等政策倾斜领域,构建系统性市值管理体系以应对上市公司“存量高质”时代的转型升级。
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管委会秘书长、院长助理 - 迟永胜
深言科技(DeepLang AI)创始人兼CEO岂凡超,以“大模型时代的信息处理革命与深言科技的探索”为主题,分享了关于深言科技在热点大模型领域开展的一些探索,介绍了大模型四大技术特性:超强内容生成、知识存储、多步推理及任务普适性,剖析AI技术对信息获取、生成、调用三大环节的颠覆性影响。他同时详细介绍了深言科技推出的新语鲸产品,解决了信息内容参差不齐、大量重复信息、信息密度低等难题,为嘉宾展示了语鲸产品的适用性。
深言科技(DeepLang AI)创始人兼CEO - 岂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