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碳中和和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碳金融研究部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起草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
企业碳资信是指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目标下,企业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一方面,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的碳排放义务与权利,影响了企业的资源价值和资产价值,进而影响企业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目标下,企业碳风险可能来自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碳关税、供应链政策、社会合理期望等义务。
该体系基本框架如下:第一步,确认企业所属行业类型。根据参与碳中和的程度不同,行业类型见表A。
表A 行业类型
行业类型 |
要求 |
C1 |
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参与全国碳交易的企业 |
C2 |
八大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民航)中未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企业,自来水生产、港口、机场、水运、商场、宾馆、商务办公等高排放行业企业 |
C3 |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水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及上下游产业 |
C4 |
从事“节能减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安装、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等业务的企业 |
C5 |
商业银行、基金、证券、信托、保险、融资租赁、担保等行业中,开展绿色金融、碳汇、碳资产管理、碳投融资等业务的企业 |
C6 |
以上范畴以外的其他行业企业 |
第二步,参考表B所示企业碳资信评价指标项,对企业进行评价。在企业碳资信评价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表格中的二级指标。实际情况中,应依据受评对象所属行业类型不同,充分考虑二级指标的权重设置。
表B 企业碳资信评价指标项名称及说明
指标类别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项说明 |
业务 |
宏观风险 |
国际形势 |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碳中和推进进程 |
国内政策 |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进程中的系列政策 |
||
区域风险 |
低碳基础 |
所在区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压力、绿色低碳行动成效等 |
|
区域政策 |
所在区域绿色低碳方面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政策 |
||
产业发育 |
所在区域绿色低碳产业结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水平等 |
||
行业风险 |
碳友好性 |
行业面临的全球碳中和、碳关税以及国内碳中和进程的压力及增长前景 |
|
供应链 |
行业供应链的内部碳减排压力、传导能力及排放要求 |
||
竞争程度 |
行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不确定、绿色低碳产品的可替代性与进入壁垒等 |
||
企业地位 |
评定(认证)体系 |
企业绿色低碳相关评定、认证体系建立情况 |
|
技术 |
企业开发或使用的减排降碳技术情况 |
||
排放战略 |
企业减排降碳战略制定情况 |
||
制度建设 |
企业减排降碳制度建设情况 |
||
减排降碳成效 |
企业的节能减排降碳措施成效 |
||
资产 |
碳资产风险 |
交易类碳资产 |
企业各种交易类碳资产面临的风险,通过交易类碳资产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管理能力、合规性等方面反映 |
非交易类碳资产 |
企业各种非交易类碳资产面临的风险,通过非交易类碳资产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管理能力、合规性等方面反映 |
||
非碳资产风险 |
应收账款 |
气候变化与气候政策给企业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
|
存货 |
气候变化与气候政策给企业存货带来的风险 |
||
固定资产 |
气候变化与气候政策给企业固定资产带来的风险 |
||
投资 |
气候变化与气候政策给企业对外投资带来的风险 |
第三步,根据表C所示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项进行调整。表C仅列示部分指标,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充分考虑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目标下影响企业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的综合实力因素。
表C 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项名称及说明
指标类别 |
指标 |
指标项说明 |
财务状况 |
偿债能力 |
总债务/总资本,净债务/EBITDA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
盈利能力 |
EBITDA利润、总资产回报率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
|
合规性 |
企业收到工商或税务等相关部门的警告或罚款的状况等 |
|
成长能力 |
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等反映企业未来成长能力的指标 |
|
能力素质 |
学历背景 |
企业高管团队(含企业主)中的本科、硕士或者博士学历分布情况 |
工作经验 |
企业主的从业年限、管理和运营经验等 |
|
创新能力 |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的科研团队占比、专利情况 |